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摘要: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一、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2、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3、损伤细胞浆膜影晌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4、影晌叶酸代谢,如磺胺类、异菸肼、乙胺丁醇等。5、阻断DNA、RNA的合成,如奈丁酸、吡哌酸、氟哌酸(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腺苷、新生霉素、甲硝唑。二、临床应用的几类抗生素:1、B内酰胺类:(阻断细胞壁的合成)(一)为什么称其为B内酰胺类抗生素?因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均有相同的B内酰胺环,可被B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效。这类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为了更清楚的了解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有必要知道G+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G+菌在细胞膜外面有一肽糖层(Peptidoglycan)分子量小于100,000daltons物质可以通过肽糖层,进入细菌的细胞壁层。一般B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量在300-70032daltons,因此均可通过肽糖层。但能否杀死G+菌取决于:(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否被G+菌所产生的B内酰胺酶(分布在细菌肽糖层外和肽糖层间的)水解;(2)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否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相结合,PBPs是一种酶,系细菌合成肽糖层所必需的酶,一旦B内酰胺类抗生素未被B内酰胺酶水解而和结合PBPs达50%,则肽糖层的合成受影响,同时还激活细菌的自溶系统,细菌就死亡。G-菌的结构比G+复杂,外层为细胞壁系脂质和多糖组成,壁上有小通道(Porinchannel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19-11-13 03:31: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