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旗袍文化
摘要:民国旗袍文化1.概述: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2.起源: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3.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4.时间: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5.主要地点:上海6.流行原因:简洁。具有东方神韵。7.旗袍特点: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较简约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8.发展:两个阶段A.20年代以传统的直身平面剪裁为主,并开始移入西方的多省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称之为经典旗袍。B.到了30年代引入更多的西式服装元素,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使旗袍更加合身,称之为改良旗袍。过程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又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A.10年代到20年代初受日本式服装影响,"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B.20世纪20年代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7-31 23:41: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