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栽植密度及树形结构
摘要:苹果树的栽植密度及树形结构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再走弯路,科学地确定苹果的栽植密度及树形结构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我国苹果树形的发展历史,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題,对树形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做以简要分析。一、我国苹果树形的发展过程我困是世界苹果原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在苹果树形结构的研究上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自然稀植栽培为主,苹果的树形结构基本上沿用西洋苹果引入之后建立的三大主枝自然半圆、疏散分层形等。80年代以后,我国苹果生产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此时欧美地区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包括矮化砧木的选用及与之相配套的树形结构。我国60年代后也先后引入了各种系列的苹果矮化砧木及欧美地区苹果栽培上比较成功的纺锤树形。但是由于我国的气候土壤条件与欧美地区明显不同,冻害、抽条等问题普遍发生,限制了其推广应用。这一时期密植栽培模式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由于缺乏适宜的苹果矮化砧木,导致苹果乔化密植这一特有的栽培模式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乔化密植在前期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苹果的产量,但是随着树龄的增大,纺锤树形普遍出现了树冠郁闭、光照恶化等问题,果实品质普遍下降,从而引起了我国苹果产业界的反思。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果树专家开始研究在乔化栽培条件下的树形结构,在学习借鉴日本大冠开心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果园的环境条件与技术条件的实际情況,提出了苹果小冠开心树形,并针对原来的乔化密植果园提出了间伐、疏枝提干、落头开心等树形改造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存在问题通过对我国苹果树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19-06-04 01:51: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