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何需上市垫?
摘要:“整体上市融资是一汽确定要走的发展之路”。一汽新任“掌门”徐建一的话宣布了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毫无悬念。其实,这对一汽来说已经是一次迟到的春天了。国内汽车业“三大”中的东风集团于2005年底在香港H股IPO,上汽集团也早已借上海汽车在A股实现整体上市。如果一汽在2008年中期完成上市计划,那这无疑是对将于7月15日举行的55周年厂庆的一次最好的献礼工程。从长远来看,整体上市将为一汽集团2012年实现产销300万辆的目标打下基础,但核心目的却仍然是发展自主品牌。竺延风离任前曾向业界宣布:在未来8年内,一汽将投入130亿元建设四个轿车平台,开发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确保每年都有新款自主品牌车型上市销售。为实现这一目标,上市筹集资金看似顺理成章。但经过仔细推敲,却觉得把上市作为发展自主品牌的前提条件,未免牵强。首先,以吉利、奇瑞、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黑马为例。他们用很少的资金实现了自主品牌轿车量产,并逐步扩大产品线,有的还已经实现出口,并在海外设立组装分厂。吉利宁波生产基地只花了5亿元投资,就建成了年产5万辆轿车总装厂。奇瑞最初用2500万美元从英国进口福特二手发动机组装线开始了轿车生产,通过滚动式的发展,奇瑞与吉利2007年的销量分别为38万辆和22万辆,位居乘用车排行榜第四位和第十位。即使是广州本田,当初也就是以11.6亿元人民币接盘广州标致旧工厂,然后注入4.4亿元进行改造。“寒酸的”首期投资并不妨碍广州本田2007年实现销售29.5万辆,累计在中国销售超过70万辆。根据对《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生产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数超过5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1-10-06 02:50: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