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示弟》唐诗鉴赏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 文档预览
2 页 1368 浏览 6 收藏 5.0分

摘要:《示弟》唐诗鉴赏示弟李贺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今夕酒,去时书?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李贺鉴赏:这是一曲人才被压制埋没的激愤之悲歌。从诗的内容看,应是李贺到长安应进士试不得第之后,返回家中所作。这是一首对仗工整巧妙的五言律诗。过去有人以为李贺只能写古体、乐府诗而不善于作律诗,这是一种误解。这首诗无论是从结构、从对仗来说都是一首极好的律诗,很有入蜀后律诗的神韵。这首律诗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前四句是写“还家一日”,再简单点说是写“家”。李贺约是二十岁前后赴京应试的,这场考试引起轩然大波,《前言》已述。李贺在考试之后没有马上返回家乡,而是“辞家三载”在长安“索米王门”(见李贺《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开头两句似乎起得很平淡,只是简单地叙述了离家还家的时日。这两句单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好处,但联系下两句就可以看到它们的作用了。“今夕酒,去时书。”似乎也平常,但仔细咀嚼就不平常。醇香的名酒,使人陶醉;阔别三年的心爱的书籍,是那样令人神往。不但是芬芳香醇的散发出阵阵诱人的味道,散发着使人感到温暖的气息;连那浅黄色的衣书包裹着的书籍也散发出一种亲切温暖的芳香。和久别的弟弟、亲人们团聚又回到自己熟悉的书斋,那是多富有人情味的温暖的气氛啊!这是诗人“还家日”所感受到的生活的氛围。面对着自己那么熟悉的书籍,和心爱的弟弟、家人们一起饮着芬芳的美酒,这时诗人的心情该是多么愉快美好;特别是经历了三年人世间的种种情状之后,就更是这样了!那么,三年别弟的时间里,人世间给诗人带来什么呢?如果说前四句是写“还家一日”或者简单点说是写“家”的话,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示弟》唐诗鉴赏 第 1 页 《示弟》唐诗鉴赏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1-04-06 09:45:55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蓟中作》唐诗鉴赏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高适鉴赏: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 高适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伟岸的典型图画。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
    4.7 分 2 页 | 16.41 KB
  • 《听弹琴》唐诗鉴赏听弹琴刘长卿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诗鉴赏: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琴七弦组成,因此首句以“七弦”代称的琴,意象也更具体。 唐代,音乐发生了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公众的欣赏趣味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却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
    4.8 分 1 页 | 14.96 KB
  • 《遣悲怀》唐诗鉴赏遣悲怀元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鉴赏:元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和元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元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遣悲怀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先写韦丛的高贵身份和婚后的贫困生活。“谢公最小偏怜女”,“谢公”,本指东晋宰相谢安,这里借指韦夏卿。
    4.9 分 2 页 | 16.42 KB
  • 《列女操》唐诗鉴赏《列女操》年代:唐作者: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列女操》赏: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 此诗内容或以为有所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的。 就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糟粕的,应予批判。
    4.7 分 1 页 | 14.33 KB
  • 杜甫《春望》唐诗鉴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春望》阅读题目: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的含义。
    4.7 分 3 页 | 18.33 KB
  • 《夜归鹿门歌》唐诗鉴赏《夜归鹿门歌》年代:唐作者: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夜归鹿门歌》鉴赏: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 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4.8 分 1 页 | 14.58 KB
  • 《经五丈原》唐诗鉴赏经五丈原温庭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周是老臣。 温庭鉴赏: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了匡复汉室江山,统一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出深沉的贞忠和非凡的才智,被人们视为智慧的化身,忠诚的榜样,民族精神的代表者,历来为人们所敬慕 《经五丈原》一诗是温庭在凭吊五丈原诸葛孔明祠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无限惋惜之情。
    4.8 分 2 页 | 16.38 KB
  • 《天末怀李白》杜甫唐诗鉴赏天末怀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罗。注解:1、天末:犹天边;2、君子:指李白。 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6、罗: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罗江!赏: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罗,因而以屈原喻之。
    4.9 分 2 页 | 15.03 KB
  • 初振”的初唐诗“风神文史述评1、初唐诗人有两大类,分别是以“戏乐”和“诗言志”为创作取向的确诗人和陈子昂等人。他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诗歌创作的取向和风格。 2、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等到“四杰”出现后,才扩大了创作的范围,从台阁走向了和,显示出了的气势和的襟怀。 诗歌知识1、古诗歌的抒情方式(1)(4)(5)(2)(3)[这种抒情方式也是5种写作方法。或写作特点,可从这一角度去鉴赏一首诗。],一首诗不一定单纯使用一种抒情方式,往往几种综合运用。
    5.0 分 3 页 | 19.50 KB
  •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诗鉴赏登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鉴赏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及鸟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的风发意气。
    4.9 分 2 页 | 16.39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