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果的智慧【高考作文】
摘要:花与果的智慧【高考作文】花与果的智慧安徽一考生“花”自古以来就颇受文人骚客青睐,常常入诗,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似花还似非花”等,它因形、色、味俱佳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果”虽无花之姿容,但凭其实用、解人饥渴的扎实本领,同样为生活之不可或缺。这“花”与“果”乍看起来并无关联,然而赏花时的那份轻悦悠远的心境与品果时的那种回味无穷,意在言外的感觉恰如欣赏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如果将中国文学比作一棵树,在我看来,浪漫主义诗歌无疑便是其花,而现实主义诗歌则是其果。花常成为情人间传递挚情的信物,花本无情,人们赋予了它丰富的情感。浪漫主义诗歌所包含的浓烈真情像一朵怒放的花,如屈原的《天问》、《九章》等,寄予了读者宽广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地营造出神话般绮丽的梦境,那便是如花的梦影,让读者畅享一个虚幻而又不迷惘的世界,只需接近它,就能飘然欲仙。而果,没有花般绚丽的外表,粗糙而坚实的外壳内包裹的是一颗含百般滋味于一身的心,正如现实主义诗歌不定期给人心灵的深沉悠远的震撼。就拿《诗经》而言,其语言质朴、浅白,却充分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哲理,“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描绘的不过是古代女人采集时的场景,但隐藏在这些平实画面之下的,却是孔子所言的“思无邪”。这三个字表达的境界如赏品般不可言传,只能意会,需我们慢慢品味。花果间的关系反映着自然的法则。若无花,鲜有人肯去尝那果;若无果,花也不会长久地受人喜爱。唯有花与果竭诚合作,方能使树越发茂盛。及至诗歌也是如此。浪漫主义诗歌拓宽了我们的想象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全部的钟爱。当有一朝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22 23:49: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