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防治指南
摘要:白粉病防治指南白粉病白粉病,发生极为普遍,如常见的月季、黄栌、大叶黄杨、紫薇等。一般多发生在植物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产生白色粉霉斑,后期连成一片,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白粉甚至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生长,还可使受害严重的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甚至可导致枝叶干枯,造成全株死亡。发病规律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该病在气温20-25℃,湿度较大时,发病严重。因此,浇水过多,光照不足,栽植过密,通风不良,都会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该病的发生。同时,氮肥使用过多也会加重该病发生。每年5~6月及9~10月是发病的高峰期,而温室栽培可周年发病。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可有效防治白粉病。如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2.铲除越冬菌源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3.加强栽培管理栽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使用要适量。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或喷灌,不要漫灌。4.化学防治喷洒三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三唑酮、烯唑醇等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防治锈病的特效药剂御锈、御翠等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19-05-30 04:07: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