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公文写作 > 公务员类 > 国家公务员 > 文档预览
2 页 1660 浏览 19 收藏 4.8分

摘要: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2008-01-20一引言"反智论"译自英语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称为"反智识主义"。与其认为它是种学说,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态度。在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这种现象却一直存在于政治,文化等领域。(1)在禅宗中,反智论的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在"智性"层面,更是牵涉到"理性"层面。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千百年来始终流传。成为"反智论"的旗帜,在其之下,各代禅僧依据自己"参悟",把"反智论"主义推拓尽致。本文就将探索禅宗"反智论"的发展历程,并就其缘由试作一分析二菩提只向心觅菩提达摩以降,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后。六祖慧能在韶洲曹溪开始了禅宗"顿悟"一派的传法活动,逐渐建立了后来的南宗禅。安史之乱后,又历肃,代,德三朝,南宗愈加兴旺发达,甚至淹没了禅宗以外的各个佛教流派。由于六祖慧能本身一字不识,对于如何成佛自有不同前人的认识。因此,禅宗反智识主义至此真正发端。据《坛经》"我心即佛"或"本心是佛,佛即本心"即说是人如果认识到了本心,发现真性,就自然成了佛道。由"本心是佛,佛即本心"可认识到六祖慧能极其重视本心的作用。在他看来,大千世界不过是本心的'产物,"心量广大,遍周法界"(2),外部一切都是虚幻,所以它的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并引经据典地指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3)既然"种种法"是由心而产生,要觉悟,同样必须回归到"心"的范畴,所谓:"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4)在这里,诵读,戒律,禁欲皆可不要。甚至不识字也不成为能否成佛的障碍!例如:"志略有姑为尼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第 1 页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1-02-27 13:29:25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鉴真的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佛教气氛,他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云寺参禅拜佛,并随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的鉴真也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他“总丱俊明,器度宏博”①。 父亲见他心诚志坚,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他在大云寺出了家。从此鉴真成了他的法名。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在大云寺从道岸律师受戒。道岸是高僧文纲的弟子,也是一位著名僧人。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后,他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的洛阳、长安游学。二十二岁时,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弘景②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
    5.0 分 5 页 | 23.50 KB
  • 禅宗与日本茶道摘要:日本的禅宗是由中国传入的,但它并不是照搬,而是有所改进。日本的茶道也是有僧人带入日本的,但它却比中国茶道更为引人注目。 想了解日本茶道的精髓,就必须深入了解茶道的历史,知道禅宗的历史与教义。日本茶文化从茶的引种到茶道的创立,都与禅宗有着不解之缘。禅宗精神的引入,标志着日本茶道的形成。 日本茶道是以禅为宗,是一种不被称为宗教的形式。关键字:禅宗茶道禅茶一体一、禅宗禅宗有西天二十八祖的印度系传说和受印度思想影响的内容,但作为一个宗派,它是在中国形成的。
    4.9 分 6 页 | 23.28 KB
  • 大师为何看中贪杯的弟子大师为何看中贪杯的弟子大师有几百名弟子,弟子们认真修行,但其中有一弟子贪杯,常常一副醉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师年纪很大了,弟子们开始议论大师走后,谁来继承大师衣钵,大师的禅宗秘籍会传给谁。一天夜里,大师派人把贪杯弟子叫到病床边,把禅宗秘籍传1——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给了他。 消息一传开,引起了众弟子的愤怒,他们说:“这太不像话了,我们跟错了师父,他是瞎了眼,看不见我们的品性。”
    3.0 分 3 页 | 17.22 KB
  • 室内设计中的禅风随着生活禅的流行,台湾及部份东北、东南亚地区的居家设计风格,也开始流行起讲究简约及自然主义的禅风。 值得玩味的是,“禅”本来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宗教观念和修行态度,但这种宗教观及修行态度被唐、宋时期的日本僧人引进日本之后,不但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哲学思维及生活态度;日本的艺术家、设计师还进一步把“禅学”融入室内设计 并从20世纪的90年代起广泛影响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峇里岛、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地区的设计风尚。
    5.0 分 7 页 | 23.50 KB
  • 【前言】《雨中》是唐末文人司空图所作的一首禅诗。该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士人格与佛教文化中的居士形象相结合,赞美了禅者的智慧与隐士的高洁,流露出了诗人对“文人禅”的追慕之情。 【赏析】司空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士人格与佛教文化中著名的居士2 形象相结合,将晚唐的“文人禅”发展到较高的境界。他以为这种境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双层超越。 维摩诘orG,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是大乘禅智慧的代表人物。他虽在家,而常修梵行,久于佛道,心大如海,方便通达。
    4.9 分 3 页 | 15.95 KB
  • 上海沉香阁导游词(慈云禅寺)沉香阁又称慈云禅寺,位于上海市南市,初创了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43年,现代名僧应慈法师应沉香阁住持苇乘之请,驻锡沉香阁,在这里首先开讲华严初祖杜顺(557-640)所著《华严法界观1/4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门》,从此,慈云寺(沉得阁)成为应慈汉师在上海弘扬华严宗的道场 他法名湿亲,安徽歙县人,26岁在普陀山出家,28岁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后到金山、高旻、天宁等寺参学,依明性、寄禅、大定、月郎、冶开等名僧为师,后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毕生致力于宏扬《华严经》教义,
    3.0 分 4 页 | 16.04 KB
  •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 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 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
    4.6 分 5 页 | 25.00 KB
  • 用一颗禅心看世界,是人生的大智慧,禅机蕴藏于万象之中,善是禅之根本,学会用淡泊宁静的心境,去应对一切悲喜磨难,从容自若。宠辱不惊,淡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望云卷云舒。 行亦禅坐亦禅,在心灵的一片净土上,用云水禅心来涤荡,浩□的江湖里,心中始终有一盏明媚的灯火,你就不会迷失了人生方向,幸福就会源源不断,隽永绵长。
    3.0 分 19 页 | 141.00 KB
  • 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主要靠伦理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人工智能即人类赋予机器智能,其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伦理即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 23s我方观点是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主要靠伦理。
    4.8 分 1 页 | 15.16 KB
  •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3.0 分 15 页 | 26.33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