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育专区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 文档预览
2 页 1574 浏览 18 收藏 4.7分

摘要:《摩擦力》教学设计作者:周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了解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②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会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③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其方向。④能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知道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地性质有关。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②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教学重难点】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②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一、学情分析及教学思路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对本节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对易混淆知识的辨别能力还欠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本节与初中学过的力的认识息息相关,又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重力和弹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学质疑、交流探究,获得新知。教学思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学过的摩擦力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正压力与上节课弹力的知识相联系,在实验中总结出摩擦力的规律。巧用提问和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子,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7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7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第 1 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03-14 22:50:50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2节时)弹力(第2课——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检验问题: 1、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猜想:弹力和弹簧伸对结果进行评估和推广应用长量成正比 探究活动目标: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探究实验提供的器材:1.螺旋弹簧(500g)即弹性限度5N、2.钩码一盒(50g×10)、3.铁架台
    3.0 分 19 页 | 153.94 KB
  •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作者:张磊创新整合点本课教学以触摸屏白板为载体,以实验教学为主线,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完成了“回顾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讨论→猜想→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 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分析《楞次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
    3.0 分 3 页 | 74.00 KB
  • 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求解 01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例1.在下列各图中,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哪个图?解析:两物体间产生弹力的条件除了相互接触外,还要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 丙、丁图中A、B间虽有相互接触,但不一定相互挤压,故甲、乙两图中的小球A、B间一定有弹力。 01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方法总结1.条件判断法: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假设法: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1)假设无弹力: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若研究对象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
    3.0 分 31 页 | 714.00 KB
  •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②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③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全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勇气、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3.0 分 4 页 | 14.50 KB
  • 物理与STSE典题训练【情境提取】物理知识STSE中的情境(1)竞技体育类:射箭、撑杆跳高,球类等的形变。弹力(2)技术应用类:车辆中的减震装置。(1)防滑类:走路、写字、运动鞋花纹等中涉及的摩擦力。 摩擦力(2)皮带传送类:传送带靠摩擦力将物体运输到指定位置。力的合成(1)物体搬运类:多人搬运物体的问题。与分解(2)支架类:房屋、桥梁建设中平衡问题。 【信息破译】1.看到“发生了形变”想到“物体受到了弹力”。2.看到“光滑”,想到“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3.看到“静止”“匀速运动”,想到“物体受力平衡”。
    3.0 分 4 页 | 697.00 KB
  • 第3节摩擦力一.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3.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点:1.设计探究实验。2.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3.0 分 7 页 | 16.66 KB
  •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机械运动1.概念:物体的_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空间位置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形式。 二、物体与质点 1.概念:某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简化为质点时忽略了_________________,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出了物体具有质量_____________这个要素。
    3.0 分 69 页 | 3.24 MB
  •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坐标: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轴建立直线_____坐标系坐标_______,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来表示。 2.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坐标的变化量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用_____________x2-x1大小表示,即Δl=Δx=_____。
    3.0 分 54 页 | 2.75 MB
  • 第十三章《光》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A.2.00B.1.73C.0.58D.0.502.如图所示,a、b、c、d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 .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a、b是光的干涉图样B.c、d是光的干涉图样C.形成a图样光的波长比形成b图样光的波长短D.c、d中央条纹为暗纹3.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棱镜如图放置,相邻两侧面相互平行 ,一束白光从棱镜A的左面入射,从B的右面出射,则出射光线是()A.一束白光B.白光带C.散射彩色带D.平行彩色带4.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
    3.0 分 13 页 | 138.50 KB
  •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考试属性知识内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必考√1.知道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加试2.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知道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课时要求3.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 ,会计算瞬时速度,会借助传感器测速度.4.能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一、打点计时器及其原理1.作用及分类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 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2.电磁打点计时器(1)工作电压:6V
    3.0 分 10 页 | 409.42 KB
相关资源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