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
摘要:《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254002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Informatics&Coding课程类型:基础课必修课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开课对象:通信、电子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原理。参考教材:信息论与编码,陈运,周亮,陈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信息论在理论上指出了建立最佳编码、最佳调制和最佳接收方法的最佳系统的理论原则,它对通信体制和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通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信息论与编码是从事通信、电子系统工程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提要:本课程包括狭义相对论和提高通信可靠性的差错控制编码理论。信息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通信系统设计中如何实现有效性和可靠性。三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教学为28,实验学时为4。主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熵、条件熵、联合熵和平均互信息量的概念及性质;峰值功率受限和平均功率受限下的最大熵定理和连续信源熵的变换;变长码的霍夫曼编码方法,熟悉编码效率和平均码长的计算;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和最大似然译码准则等。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循环码的编译码。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重点难点学时要求(☆)(△)安排???通信系统的模型C????信息论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方法C???????6?C????A☆???A☆△??C???????4?A☆???等长信源编码定理和变长信源编码定理的涵义B????Kraf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0-11-04 00:55: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