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21《孟子》三章(教案)

教育专区 > 初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5 页 1604 浏览 10 收藏 4.8分

摘要:22《孟子》三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1课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重点)2.分析内容,把握写法。(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三、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之”字的不同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11-21 13:24:36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21《孟子》二章R·八年级上册 作品简介《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富贵不能淫 字词注音公孙衍(yǎ)n妾妇之道(qiè)贫贱(jiàn)丈夫之冠(不能淫(ɡuàn)yín)
    3.0 分 53 页 | 1.45 MB
  • 八年级语文上册22《孟子》三章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3.0 分 49 页 | 609.76 KB
  • 2020/5/28本章自测开始时间状态2020年05月28日星期四00:35完成完成于耗时分数2020年05月28日星期四00:4913分钟21秒34.00/34.00成绩10.00/满分10.00(100% 选择一项:A.孔子的《论语》B.孟子的《孟子:尽心上》恭喜你,答对啦C.许慎的《说文解字》D.老子的《道德经》E.庄子的《庄子》正确答案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作出揭示的是东汉 _____________:“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9 分 16 页 | 906.17 KB
  • 在第一個小節裏,即【5.1】,主要寫滕文公在做太子的時候,兩次向孟子求教治國的策略。孟子通過堯舜,向滕文公强調“道性善”的道理。 【5.3】即是孟子回答滕文公關于治理國家的具體方法。孟子大致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第一,國家合力徵收田稅賦稅,要充分考慮百姓的需求。“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第二,“設為庠序學校以教”。 讓人民獲得教育,即教化臣民。第三,正確合理的劃分田界,實行“井田制”,合理恰切的分配俸祿,“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4.8 分 8 页 | 33.03 KB
  • A.屈原B.孔子C.孟子D.老子【答案】B2.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A.福建的闽绣B.湖南的湘绣C.河南的豫绣D.上海的申绣【答案】B3.补充句子: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术,学其()A.行为B.言语C.做事D.为人【答案】B4.()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A5.“昔孟母,择邻处”中的“孟母”指的是()的母亲。 A.孟轲B.孟郊C.孟浩然D.孟尝君【答案】A6.孔子曾说:“三人行,()。”
    3.0 分 25 页 | 28.61 KB
  • 《孟子》的影响《孟子》散文在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汉代曾设博士官,专门研究《孟子》,司马迁对它也备极推崇。 韩愈曾以孟子继承人自居,称赞“孟子醇乎醇者也”,这不但指儒家思想而言,也包括文章在内。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很大。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孟荀以畅其文”。 苏洵平生尤好《孟子》,曾端坐读之七八年,着有《苏批孟子》一书行世。王安石曾注《孟子》,为文亦学之。
    4.7 分 1 页 | 12.50 KB
  • 课序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1古诗,。词三首,。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村晚【宋】雷震游子吟【唐】孟郊语文园地1鸟鸣涧【唐】王维语文园地2从军行【唐】王昌龄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15自相矛盾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3.0 分 2 页 | 15.61 KB
  •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福禄贝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认的教育,从而提出()A.适应自然B.全面发展C.创造性D.统一性参考答案: A.生活教育B.职业教育C.乡村教育D.平民教育参考答案:C3.“癸卯学制”文件的正式名称是()。A.《钦定学堂章程》B.《高等学堂章程》C. 《奏定学堂章程》D. 《中小学堂章程》参考答案:C4.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过迁善参考答案:A5.
    4.8 分 27 页 | 24.03 KB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叶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 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 现在教育说提倡的是学以致用,不仅要了解孟子的思想,更要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自己立身处世的借鉴。
    4.6 分 4 页 | 27.00 KB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叶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 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 现在教育说提倡的是学以致用,不仅要了解孟子的思想,更要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自己立身处世的借鉴。
    4.8 分 5 页 | 21.36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