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试题

教育专区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 文档预览
9 页 1116 浏览 12 收藏 4.7分

摘要:..牛顿运动定律一、基础知识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相同。公式是:a=F合/m或F合=ma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09-03 13:39:28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高中·物理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高中·物理(教师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实例归纳总结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三、重难点突破方略已知受力确定运动情况的突破方略【例题探究】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3.0 分 43 页 | 1.77 MB
  • 高中·物理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教师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处理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一题多解的能力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高中·物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失重、竖直上抛运动教学难点平衡条件的应用三、重难点突破方略超重和失重的突破方略【实验引入】用纸杯做失重实验
    3.0 分 60 页 | 1.99 MB
  • 【物理】: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目录CONTENTS考情精解读核心素养聚考纲要求命题规律焦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命题分析预测考点2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及四大典型模型考点 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物理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B.方法帮·题型全突破方法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方法方法2求解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方法3实验改进与创新问题的求解方法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考向2分析动力学中的三个典型模型考向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物理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纲要求核心考点考情精解读命题规律考向必究核心素养聚焦命题分析预测
    3.0 分 157 页 | 9.32 MB
  • 2006年名师课堂辅导讲座—高中部分毕玉禄高级教师 对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合=ma•(1)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瞬时性: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胡克定律:F=KX•弹力随弹簧的伸长、缩短而变化,长度不变,弹力不变。 牛顿定律与弹簧类问题难点产生的原因•牛顿定律:F合=ma受力分析胡克定律运动学规律F=KX 问题分析•一、分析、讨论加速度的变化: 高大的水绿色钢针耳朵,鼻子下面是彪悍的深红色鱼苗形态的嘴唇,说话时露出矮胖的鹅黄色椰壳一样的牙齿
    4.9 分 9 页 | 1.46 MB
  •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某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实验小车、打点计时器及砂桶等实验装置来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细绳拉力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象 ,可能是图中的图线(填“甲”“乙”或“丙”).图()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图.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同时跟合外力和质量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不变,研究与的关系;再保持不变
    3.0 分 4 页 | 112.00 KB
  • 长沙中研皮肤病医院https://m.wendaifu.com/yiyuanzaixian/cssbzfyy/然而,他已经永远听不见了。她只是对自己的灵魂哭泣。 有没有曾经像爱情的时候?抑或,终究只是她一个人的爱情。他从来不认得她。明知她爱他,他聪明又善良地避开了,只留下那个“我不是故意的”的眼神。 他比舅舅赌得高明,赌得潇洒,却也赌得更凶。他赌的是命。他好像命运的游子,爱上了枪口下的生活。百折千回,她爱上了的依然是一个赌徒吗?她始终逃不出她的宿命。韩哲喜欢她,喜欢逗她。
    5.0 分 10 页 | 1.87 MB
  • 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2017·四川成都检测)如图所示,马拉着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关于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只有在车匀速运动时大小才相等D.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始终相等,与车做何种运动无关解析: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始终相等,与车做何种运动无关,选项 所以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大于火箭重力,选项A错误;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B正确,C,D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3.(2017·盐城检测)如图所示,人站在斜坡式自动扶梯上
    3.0 分 6 页 | 232.00 KB
  • 高中·物理习题课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1) 高中·物理课堂探究达标测评 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核心导学·要点探究一、连接体问题【例1】(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用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在水平牵引力F的作用下,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稳定时悬线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撤去牵引力F后,小车继续向右运动,稳定时悬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Dβ.则牵引力F的大小为()A.mgtanαB.MgtanβC (M+m)g(tanα+tanβ) 高中·物理〚核心点拨〛(1)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小球的加速度与小车的加速度相同.(2)撤去牵引力后,稳定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根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求出加速度;
    3.0 分 22 页 | 1.14 MB
  • 高中·物理习题课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2) 高中·物理课堂探究达标测评 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核心导学·要点探究一、传送带问题【例1】(2017·浙江金华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 AB(与水平面成α=37°)与一斜面BC(与水平面成θ=30°)平滑连接,B点到C点的距离为L=0.6m,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0=5m/s,A点到B点的距离为l=4.5m,现将一质量为3m=0.4kg的小物体轻轻放于 A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求:(g=10m/s2,sin37°=0.6,cos37°=0.8,空气阻力不计)(1)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0 分 33 页 | 1.10 MB
  • 八毛八文库(www.8doc8.com)--两亿文档等你下载,什么都有,不信你来搜选择题题型专练(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一位运动员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利用仪器测得该运动员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 ,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由图可知,运动员发生超重的时间段为A.0~t1B.t1~t2C.t2~t4D.t4~t5解析由题意知速度方向向下时为正方向,运动员发生超重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反映在vt图象中时是斜率为负的时间段,所以只有在t2~t4阶段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故选C。
    3.0 分 7 页 | 150.97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