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
摘要:今年是柏林汉莎住宅小区(Hansaviertel)重建50周年。汉莎住宅小区地处闹市,二战前是高尚街区。区内原有多栋住宅楼散布在绿地之中。本雅明、卡夫卡等作家曾在此住过。这个小区后来毁于二战。1957年夏天,为了重建该小区,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主席奥托·巴特宁邀请了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建筑师,到柏林参加“明日之城”国际建筑展,旨在为重建汉莎住宅小区提供方案。之所以要重建汉莎住宅小区,一方面是出于战后居住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冷战的产物。二战结束后,美苏这两个战时盟友成了冷战对手,柏林处于美苏争霸的风口浪尖。西柏林为了回应东柏林在斯大林大街(现改名马克思大街)上兴建“工人之家”,展示“西方世界对建筑的清醒认识”,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宣布重建毁于战火的汉莎住宅小区,并举办国际建筑大展。这个大展广招世界建筑精英,以“明日之城”为主题,昭示了西德的战后改革宣言,展示了广结良缘的外交战略。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为汉莎住宅小区设计了一个体态庞大的“集群住宅”,该建筑由530个住宅单位组成,由于建筑的占地面积太大,以至不得不把建筑一分为二,另一部分委曲求全地建在一旁的空地上。这个庞然大物是柯布西耶沉迷于超大尺度建筑的体现。建筑由混凝土板搭建而成。住在楼中的两个酷爱旅行的老人家里铺满了东方地毯,老人家中有两个阳台,朝向不同,其中一个阳台可尽收整个柏林,而另一个阳台,则可以看到绵延的自然景观和远方模糊的波茨坦无忧宫。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设计的住宅在强调功能的同时,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的设计思路。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26 23:42: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