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公开课
摘要:一、导语:陶渊明的诗多以田园诗、饮酒诗为题材,给我们冲淡静穆之感,然而这首《咏荆轲》却给我们以另一种感觉。他生动再现了荆轲刺秦的全部过程。“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种千载余情,带着这种感动出发,去走进荆轲,走进荆轲刺秦王这个历史事件。二、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三、讲解上课形式,明确每组任务(出示幻灯片)(一)我是文学家(出示幻灯片)关幻灯,让学生上黑板。开幻灯,教师讲解。1、分析易水诀别(出示幻灯片)环境: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情节:易水诀别音乐: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变徵:苍凉凄婉羽声:慷慨激昂色彩:白衣冠主要人物(特写):荆轲既祖,取道。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次要人物(全景):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小结:通过仅仅94字慷慨悲壮的场面描写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悲是因为此去凶多吉少,壮是因为荆轲此行并非为一人,甚至并非为一国,同仇敌忾,六国同仇。(解燕国之患)生命只因为你担当起责任和义务的时候才会显现出他的光彩!2、生读易水送别,找个同学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光彩!3、分析廷刺秦王(出示幻灯片)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26 23:26: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