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丢丢铜仔》
摘要:七年级音乐科教学设计:刘彩虹总第10课时科长签名教导处印章第十周第1课时课题:《丢丢铜仔》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并能以模仿火车律动的声势节奏为歌曲背景素材,合唱《丢丢铜仔》,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授、聆听、教唱、模仿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民歌并感受民歌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聆听《丢丢铜仔》,初步感知谐谑活泼的旋律和方言音韵魅力。教学重点:欣赏并演唱《丢丢铜仔》,初步体会小调的风格与韵味。教学难点: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听赏台湾著名歌谣《天黑黑》音乐视频,导入新课。二、新歌学唱《丢丢铜仔》1、初步听赏《丢丢铜仔》,感受其特点。2、老师简介《丢丢铜仔》的由来及其相关文化。(歌曲原为台湾儿童玩丢铜板游戏时唱的儿歌,流传于台北、宜兰,故又称《宜兰调》,后演变成描写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情景的儿歌。宜兰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开发比较晚,后来修建起了与台北相通的铁道时,人们心中的喜悦是不可言喻的。于是,他们就将自己熟悉的曲调《丢丢铜》配上词,在欢庆通车时高唱。)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大意,找出歌曲中的衬词,聆听不同版本的《丢丢铜仔》,熟悉曲调。4、跟音乐学唱《丢丢铜仔》,找出并突破歌曲中的难点,并随音乐进行律动。(强调下滑音)5、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歌曲轮唱练习。6、分声部跟伴奏音乐完整歌唱。7、听赏另一合唱版本的《丢丢铜仔》,提示学生找出具有特色的地方。(加进了人声模仿的火车车轮滚动的声音和汽笛声)6、引导学生模仿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14 23:52: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