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守望敦煌的女儿
摘要:敦煌研究院已数字再现43个洞窟樊锦诗:守望敦煌的女儿(人物)本报记者王有佳《人民日报》(2011年10月31日12版)樊锦诗与莫高窟。孙志军摄(资料图片)作为上海艺术节的重要部分,甘肃文化周眼下正在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应邀做了一场主题演讲,两个小时的演讲一气呵成。谁也看不出来,这位73岁的老人是头一天夜里12时才从香港飞到上海,演讲完的第二天一早还得赶回香港参加研讨会。每天都奔波在保护敦煌的道路上,樊锦诗被亲切地称为“敦煌女儿”。“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对外来文明的接触、吸纳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创新和发展。而位于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的敦煌,则融会中外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佛教石窟艺术,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敦煌,是樊锦诗近半辈子的坚守,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已经成为这位“敦煌女儿”生命的一部分。“在敦煌就爱敦煌,对敦煌有一种感情,不然就没有资格在这里工作。”从窟内断代测算出的最早年代至今,莫高窟已有1600余年历史。由于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破坏,如何保护敦煌的艺术宝藏,成为樊锦诗正在承担的历史使命。莫高窟一年接待游客的最大容量是15万至18万人次,但近年来,游客逐年递增,去年更是达到55万。在旅游旺季,每天都有几千名游客走进莫高窟。监测表明,15个人在一个洞窟内停留10分钟,洞窟温度会升高5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大幅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游客过量,必然会加速洞窟内壁画和彩塑的老化。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与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艺术品经受着起甲、龟裂、酥碱、霉变等“病痛”,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10 23:40: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