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差异与教育
摘要:学生个性差异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也就是教师的教如何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传统的“着眼中间,兼顾两头”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不仅未能使学习好的学生获得帮助,还使优等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差异不只是反映在少数特殊学生身上,对于多数普通能力的学生也存在照顾差异的问题。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研究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课堂教学。一、个性的含义及特征(一)个性的含义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个性一词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后,表示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二)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社会性。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一)先天遗传先天遗传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二)后天环境1.家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方式。第三,父母自身的个性和素质。2.学校。第一,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途径。第二,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品德是学生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和愉悦。第三,同伴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个体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下,其个性就会带有这个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8-09 23:14: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