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育专区 > 小学教育 > 数学 > 文档预览
3 页 1147 浏览 3 收藏 4.9分

摘要:《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掌握2-5的分与合。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每小组4张桃子图片、5张星星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我们教室坐客,我们看看它是谁?(小猴子)同学们欢迎吗,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二、展开教学。(一)4的分与合。1、小猴子来到我们教室里,想请同学们帮它一个忙,小朋友愿意吗?小猴子说猴子妈妈从山上摘了4个水灵灵的桃子,想把4个桃子分一分,分成两部分吗,分给2只小猴子?同学们想一想,该怎么分呢?(学生拿出发的桃子纸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展示课件)(1)放成3个和1个学生说出放法,教师演示分成3个和1个。提问:一共有几个桃,分成几个和几个?您能根据这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第 1 页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第 2 页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第 3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2-07-31 23:07:05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课题分分合合作者类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通过对一种几何图形的分割与重组,运用简单的转、翻、移等手法,创造具有装饰美的图形 ,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知识及分、合的规律,感受分分合合中奇妙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4.8 分 7 页 | 123.25 KB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压岁钱怎样花》教学设计河北衡水景县连镇乡中心校李国强情景分析:每逢春节日,父母及长辈总会想尽办法取悦孩子,这当中就包括为孩子的腰包“充电”。 如今在小学生中间,有一种乱花钱、高消费、消费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是他们理财能力差,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金钱,不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金钱。 这次活动以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花压岁钱”现象为例,引导他们学会理财,其实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学会花钱,更是一种构建生活的方式,相当于一种技能,学会理财这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以后孩子的独立生活也将起到重要影响
    3.0 分 4 页 | 15.46 KB
  •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 如果学生们一直收集、保存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浓盐水,他们也许该发现这种现象了。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这些食盐是从盐水里分离出来的吗?食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3.0 分 4 页 | 15.47 KB
  • 2~10的分合式列表2341191221813223171234432161234561234554321123456788765432112345677654321565432110123456789987654321 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来是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是4。 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来是5。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是6。
    3.0 分 2 页 | 46.00 KB
  • .B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子和木板。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师:同学们,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再读课文,针对黑板上的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获得的启发、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2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读懂了课文,学会了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真是受益匪浅。
    4.7 分 1 页 | 11.50 KB
  • 混合式教学设计——融合线上线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徽 目录CONTENTSPARTONE什么是混合式学习?PARTTWO为什么要混合式学习?PARTTHREE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设计? 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请您判断以下三个案例是不是混合式学习案例一:多米尼克的老师将所有的课程计划、作业和测验都发布到毕博教学平台(Blackboard)的教学管理系统上。 多米尼克可以借助学校的平板电脑,在实体教室或者在家里上网访问课程主页。
    4.7 分 45 页 | 5.53 MB
  •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空气的成分》是鲁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二)教材主要内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采用实验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从定性向定量的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
    3.0 分 3 页 | 31.80 KB
  • 《伯牙断琴》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一、认读生词。二、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伯牙通过三年勤学苦练,音乐的真谛,但就是这样一位千心万苦学得技艺的人,在老师的指导下,领会了为什么要断琴呢? 请同学们自渎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学生自渎4.5段。3.指名交流。(师:为什么子期去世了泊牙就断琴呢?)引出“知音”4.什么是知音?生答。 5.师:这仅仅是字面的理解,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音的含义。二、精读品味,学习第4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从那里可看出伯牙与子期是知音?
    4.6 分 4 页 | 87.00 KB
  • 人美版美术第11册第4课《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第3单元《图形的魔术组合》一、教材分析【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课题及课本上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编入了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我和我的村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我和我的村庄》的探究欣赏,了解夏加尔独特的绘画风格,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0 分 5 页 | 16.79 KB
  •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掩耳盗铃》是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中第八单元的第30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讲一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门上的铃铛当场被发觉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了坏事又想让别人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故事短小精炼、结构完整,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目标】1.学会盗、铃、铛这3个生字,理解“掩耳盗铃”等词语。2.能读通课文,读懂故事,理解寓意。3.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教学重难点】1.能读熟课文,理解寓意。
    3.0 分 7 页 | 48.0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