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调二黄
摘要:汉调二簧地域文化——汉调二黄(一)源流与名称汉调二黄(亦作簧),陕西大型戏曲剧种。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戏曲剧种。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为安康的传统地方剧种。汉调二黄是以汉印为风格的。流行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旁及甘南、川北、豫西、鄂西北和山西晋城一带。历史沿革汉调二黄系秦中古调戏曲声腔,故称西秦腔、西曲、二黄等,起源于古都长安。明末传入汉水一带。据府县志记载:清初(1662--1735)安康、石泉、紫阳、旬阳等县多兴建庙宇戏楼,有“演戏”“作乐报赛”活动。乾隆至道光(1736--1850)百余年间,外省移民大量涌入陕南,兴安府、县“农商聚兴、祭祀日盛、春祭秋报、戏会梨园、娱神娱人“。庙会演出越来越多,一年四季不断。已有戏楼和草台不敷应用,百余座庙宇戏楼、会馆戏楼接踵新建。规模精伟,显示了当地经济水平及外省商帮的雄厚财力。融祭祀、观剧、集市贸易于一体,万人趋之若鹫,蔚然成风。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每个时期都人才辈出、成绩斐然。对安康汉调二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有以下几方面力量:清嘉庆中叶(1805年),紫阳县蒿坪河川道平坦、土地富饶,茶、桑、榨油业大兴,农贸两旺。由紫阳县汝河迁居蒿坪的杨氏大家,为蒿坪首富。杨家六世景泰、履泰兄弟二人酷爱戏曲二黄,就近招生,外请名师授徒,在院内修建戏楼,置办戏衣。后支持义子杨金年开办“鸿”、“来”二科班。此后150年间不间断开“永”、“清”、“长”、“福”、“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字派科班,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前。继蒿坪河办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7-25 23:29: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