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历史
摘要: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也应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努力改变当前综合社会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新意识,构建新课堂。本文将以《小渔村变大城市》教学案例为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树立主体意识、问题意识、综合意识、方法意识和评判意识,努力构建《历史与社会》新课堂。一、树立主体意识现代主体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忽视乃至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的状况还比较严重,有的老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述,至于效果如何,学生反映怎样,那就顾不得了;还有的老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且都是浅层次的提问,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而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学中必须要有主体意识,还学生课堂主人之地位。《小渔村变大城市》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采用了“感悟身边、揭示课题;联系阅读、主动提问;互动解决、综合联系;自评互判、深化主题”的学教模式,努力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请看教师是怎样在导入的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师:同学们,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热爱自己的学校,当然也了解自己家庭和学校的过去,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学校,并说说她的过去呢?生1:我有一个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07-15 23:22:58上传分享